
论文查重-暂时没有发现母子间的垂直传播,乔杰院士点评了最新的《柳叶刀》论文!
日前,武汉儿童医院确诊2例新生儿患新冠肺炎,最小的一名患儿仅出生30小时。
新闻一出,很多人都在担心:新冠病毒会不会有母婴垂直传播?确认怀孕的妇女是否需要终止妊娠?
二月十三日,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柳叶刀》的文章,回顾性分析了9例新冠肺炎孕妇:没有发现新冠病毒存在母婴垂直传播。
在同时期发表的评论文章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表示: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这项研究对新冠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对病毒的敏感性更强,样本也更少,因此孕妇和新生儿应该成为预防感染的重点对象。
妊娠后期产妇无垂直感染
对9名确诊为新冠状肺炎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资料是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完成的。
病人年龄26~40岁,入院时孕周为36~39周,无糖尿病、慢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受新冠型病毒感染后,9名孕妇的临床症状与未孕者相似,包括发热、咳嗽、肌肉痛、嗓子痛等。全部病人接受鼻插管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其中6人接受抗病毒治疗。
孕妇九例临床资料
因样本数量较少,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有母婴传播的危险,9名孕妇均接受剖腹产手术。怀孕妇女中,4例早产,但与新冠病毒无关联;1例有严重的先兆子痫,1例胎膜早破。
用新冠病毒检测6例患者的羊水、脐带血、新生儿咽拭子和母乳样品,全部为阴性。标本都是在剖宫产手术现场采集的,以确保不被污染。
现在所有的新生儿都没有临床症状,不需要专门的儿科治疗。
研究者认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孕妇感染新冠病毒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也没有发现胎儿在子宫中垂直传播所造成的感染。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报告,一例新生儿在出生36小时后,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最新研究主要负责人张元珍教授在《柳叶刀》一书中表示:
他说:“该病例许多重要临床信息的细节描述并不详细,因此无法从单个病例得出是否发生宫内感染的结论。然而,为了防止新生儿感染,我们仍应特别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所生新生儿的防护工作。
对高危人群孕妇和婴儿进行跟踪调查非常重要
在同一时期,《柳叶刀》刊载了北医三院院士乔杰的评论(没有参与上述研究)。
乔杰说:“尽管样本数量很少,但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发表的研究结果对于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孕妇来说非常重要,而且研究结论和以前的临床分析结果是一致的。这一研究为了解新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妊娠结局以及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提供了重要线索。
Jogger还比较了新冠病毒和 SARS病毒。非典型肺炎孕妇易发生自然流产、早产、宫内生长受限等母婴并发症。但是,与 SARS相比,已有研究观察到感染新冠状病毒的孕妇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较少。
但乔杰也在评论文章中指出,应该把孕妇和新生儿作为主要的高危人群。因为病例数量较少,而且研究周期较短,因此需要更多的随访研究来评估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他还强调,怀疑和证实感染的孕妇和新生儿应隔离在指定地点。产后至少14天内不应进行母乳喂养。
不能盲目“一刀切”终止妊娠
日前有消息称,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母婴垂直传播,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
诊断为新冠性肺炎的孕妇是否应该终止妊娠?
除《柳叶刀》最新研究得出初步结论外,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等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也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孕期感染新冠病毒可导致胎儿畸形及其它危险”,因此,对感染新冠病毒的孕早期患者,不应盲目采取一刀切的“终止妊娠”方案,建议对轻症重疾实行个性化治疗。
丁国莲,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研究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如果是轻症患者,应尽量采用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损害的药物。
二是孕妇常需氧量较高,应加强对孕妇低氧血症的监测,一旦发现缺氧应及早干预,及时纠正。
与此同时,产妇正处于营养和心理方面有特殊需要的时期,因此更应重视提供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环境和心理支持。
在产妇和婴儿保护方面,还在国家一级开展了相关倡议。在该报告发表的前一天,国家卫建委网站公布了一份怀疑或确诊为新冠状病毒感染的孕妇的产检和住院分娩定点医院名单。有省117个,地市428个,县区127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