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科学研究报告:用过一次性口罩吹30分钟后可以再次使用

论文查重-科学研究报告:用过一次性口罩吹30分钟后可以再次使用

二月九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的劝告和关怀下,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与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在《微生物与感染》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安全快速再生一次性医学口罩的实验研究》的科研论文,证实:使用后的一次性医学口罩包装在家用保鲜袋中,经家用电热吹风处理30分钟后即可再次使用,不影响其原有的过滤截留效果,且可杀灭污染病毒。

据介绍,目前上海共有17家口罩生产企业已全部复工,并正在加速扩大产能,日产能可达400万只。

一月三十日,86岁高龄的闻玉梅院士出席了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治系列新闻发布会,她坚定地表示:「大部分的流行病学专家、病毒学专家、临床专家,都认为此次疫情不会持续下去。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一种传染病使一个国家的人受到打击,它总是有一个过程,也总是有一个康复的时期。

得知新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中出现了严重的医疗口罩短缺现象,闻玉梅院士立即建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实验室易志刚副研究员和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共同开展一项“安全、快速再生一次性医疗口罩”的实验研究。自1月31日起,研究小组通过连续几个晚上的努力,在7天内完成了实验研究。

据悉,在病毒试验中,科学家们用活流感病毒模拟冠状病毒,在安全实验室里,将细胞培养的病毒定量滴在口罩上,人为地造成了污染。将口罩表面的病毒用烘箱或热电吹处理后,取病毒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和病毒核酸的定量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在56℃和热电吹风30分钟后,口罩的过滤和截取功能均未受到明显影响;经过30分钟的热吹,病毒几乎完全灭活,与没有病毒的对照相当。且烘箱温度56℃30分钟,因标本外包锡盒,无法完全灭活病毒。研究表明: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后,经30分钟电热吹风处理后即可再生,不影响其原有功能。

另外,研究小组还测定了电吹风的“高档”,一分半就能达到65℃。据报道,这是有关口罩再生研究、病毒学和环境卫生学交叉实验研究的一个探索。闻玉梅院士表示:“我们希望本文提供的实验数据,能够对缓解民用口罩短缺问题有所帮助。”与此同时,她特别提醒:“在特殊时期,民间可以采用这种简易的技术,但不适用于其他时期或医疗单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