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查重-钟南山院士肺炎新冠名论文终于发表了!
背景
新的冠状病毒(2019- n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ARD)是一种新的传染病,起源于武汉,并迅速传播到中国各地。本文对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
方法
采集2019- nCoVARD患者从发病到2020年1月29日在全国552家医院确诊的1099例病例。
关键结果:
一、研究分组流程
从图1可以看出,纳入研究的1099个病例是实验室确认的2019- nCoV肺炎患者。
(图1,来自原文)
病人的主要临床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
(来自原文的表1)
1.卫生人员占2.09%(与以前的研究报告41.3%完全不同)
二、47.0岁,41.90%为女性;0.9%的患者年龄在15岁以下;
三、只有1.18%的病人直接接触过野生动物,31.30%的病人去过武汉,71.80%的病人直接接触过武汉来的病人;
4.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87.9%)、咳嗽(67.7%)、腹泻(3.7%)、呕吐(5.0%)不常见;
五、25.2%的病人至少有一种基础疾病的合并(如高血压, COPD等)。
6.15.74%(173/1099)的患者病情严重。
7)平均潜伏期为3.0天(范围为0-24天);
发病时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来自原文的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在病人入院时,76.4%接受胸部 CT检查的病人被诊断为肺炎;
影像学表现以毛玻璃样阴影(50.00%)和双侧斑片状阴影(46.0%)最为典型;
(病人影像学变化)
在住院期间,82.1%和36.2%的病人出现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大多数病人 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四、治疗和并发症
患者采用氧疗法38.0%,机械通气6.1%,使用静脉抗生素57.5%,抗病毒药物35.8%。
肺炎(79.1%)和 ARDS (3.37)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五、预后
如图2所示达到整合终点
(2张)
1.55例病人住在 ICU (5.00%),2.18%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5例病人死亡(1.36%);
2.与轻症病例相比,有症状加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而没有放射学异常的病例明显多于轻症病例(23.87%比5.20%, P<0.001),其中82.1%发生淋巴细胞减少。
3.重症肺炎与 ICU (ICU)、机械插管通气或死亡的相关性很小(亚分布危险比9.80;95%置信区间为4.06至23.67),在多变量竞争风险模型中几乎没有关系。
(病人并发症、治疗和预后)
本研究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较好的诊断和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