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检测-论文、课题、职称与绩效工资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对本文题目的前三个方面应该不会陌生。岂不是新奇,连夜梦、说梦话都普遍涉及这三个方面。谈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高校教师立刻想到了一个词:科学研究。我认为,这种条件作用已被牢固地确立。但论文、课题、职称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只是形式上的,没有形成真正的联系。假如你见到一个面目全非的老师,听他自己或朋友介绍他在期刊上发表的一系列学术论文,特别是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承担过多少国家和省级课题,发表过多少著作,甚至最后被破格提拔为教授,你立刻感到很冒失。自然,对于绩效工资,也许他们也会很快熟悉起来。
很多大学的工资制度还是以正常固定数额发放为主,外加课时费等形式作为奖金。原来,为了鼓励教师积极上课,科研和教学并重,大学的课时费都很高。本人研究生学习时,母校的课时费标准是:本科每课时50元,研究生每课时140元,副本科每课时100元。恋人所在的学校,当时不分学生等级,不分教师等级,每节课20元左右。因为学校负债膨胀,负担加重,有的学校一天付的银行贷款利息就够买一辆2.0排量的帕赛特了,所以大多数学校对课时费进行了调整,每课时只收几元钱。有些大学正常的固定工资数额比较少,课时费比较高,但是这样的大学却不多。虽然课时费的调整幅度很大,但并没有引起震动,因为正常的固定工资数额基本上可以保证教师们的生活相对宽裕,当然,你不能拿他们和有钱人相比,我只说相对宽裕。课程调整前后,一位大学教师和领导之间关系的好坏,都会影响课程调整。上课时间长了,大家都想多上课,和领导关系好的老师一般都会多上些课,而上课时间短了,和领导关系差的老师一般也会多上些课。这并非学校课程安排的全部,毕竟老师和负责课程安排的管理人员都不陌生,做得太过头了,大家都不好看,所以上述问题只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存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位教师因为课多课少而上访、闹事。但是,没有激化矛盾并不等于没有。现在负责排定学期课程的行政人员很头疼,大家不愿意多上课,排定课程很麻烦。教师的这种心态似乎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谓相悖,也许吧,但是在这篇小文中,我并不想过多地讨论应该然的问题,只是叙述了实然。
教学时费也算是一种绩效工资,已经试行多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麻烦,原因就像前面提到的,教师的工资都是正常的固定不变的,即使他们对于工资的数额也许意犹未尽,也许觉得不宽裕,但毕竟养家糊口是有保障的。如今高调推行绩效工资,看来是要把他们最后的蛋糕重新切开了,这是否还会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没有引起什么震动,我并不乐观。
大学教师正常固定工资的数额,由于职称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教授的薪水比助教的总薪水低一倍左右。特殊岗位,领取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更不用说了。大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竞争激烈,存在诸多矛盾,其原因也就在于此。因职务晋升而上访、反映问题的情况比较普遍。但是矛盾同样没有激化,原因和上面说的一样,即使是中等职称的教师工资,也足够养活两口人,如果按照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养活四口人也够了。但是,经常去上访并不好,因此,大学的职称评定越来越“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程序更严谨,更“科学”。
为什么要加很多引号,是因为“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科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只强调其中的几点。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在评职称的过程中,程序非常“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科学”,但是老师仍然不满意。学校领导在评职称前,要先定好评分标准,如学历占多少分,教龄占多少分,考试成绩占多少分。教师发现,评语每年都有变化,而根据每年都有变化的评语评语结果,能顺利晋级的都是校长的亲属或经常与校长走动的人。”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科学”的操作程序,原来照样能得到不公平的结果。自然,其他教师有时也会在“关系人”的情况下占便宜。但当时我对校长还是很钦佩的,因为面对老师的质问,他敢说:“你们有本事到教育局去申请一个职位,只要能来,我就给你们职称,绝不会黑你们。”结果表明,有些老师真的是这样想的,而校长也确实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学校没听说过“要名额”的事。但是听说有一些“主题”即将到来。
大学的高就高在其运行更加规范,手段也更加多样。由于教师的头衔是如此的重要,所以要把评判依据放在外部,教师如何是内部的事,而不管他。大学讲师职称一般是自然晋升,不存在评聘问题。助教评优,主要不看教学,对教学评优的主观性太强,容易受到指责,因此评优的依据主要是论文、题目。文章自掏腰包,有题目要来,这是否透明,公开,公平,科学都与学校无关,至少学校是“透明,公开,公平,公平,科学”,而只通知杂志,只通知课题管理机构。再一次证明了大学领导的英明神武,没有人去告不知在哪里的杂志社,也没有人去找课题管理机构的老虎头上拍苍蝇。
上面我说的是事实还是无中生有的造谣,捏造,看结果就知道了。没有人知道这篇论文到底抄袭了多少。由于这些论文很少被阅读。一位北大教授讲了他的一个经历,有一年他写了一篇文章,内容是军人退役后不应该进司法机构,打算在某报纸上发表。报纸编辑心里没底,打来电话问他:“老张(化姓),你能发吗?”他说:“没问题,我之前的学术论文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反响。”这篇文章发布后,引起轰动。很多朋友都应该记住这次风波,特别是学习法律的朋友。为什么我没有透露这位教授和那家大报的名字,只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这也没什么意义。教授最后的感想是最有趣的,「我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我忘了,我的学术论文没几个人看」,也正是因为没人看,文抄公才大行其道。在媒体公开的论文抄袭纠纷中,可以肯定只是冰山一角。读了一遍学术论文,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有不少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话,没有新意。学术论文一定要有新意,不管观点是对还是错,因为在有结论之前,观点都没有正误。一篇学术论文可以提出一个新问题,不需要回答,只要提出,就应满足条件,也可以对别人提出的旧问题,给出新的回答。即使这两个最起码的条件都不能满足,那还有什么学术论文可以用?但很不幸,这样的论文到处都有,而期刊封面上赫然印着“核心期刊”的字样。这样的期刊,这样的论文,即使没有抄录,或者没有明抄,其作用也不过是填满大学阅览室,还有什么用呢?如何看待学术?常见这样的鼓舞人心的话,“学术期刊繁花似锦”,不知这是“繁花似锦”还是“杂草丛生”?估计很多人也会有这种疑问吧。
主题是什么?缘分相同。即将到来的主题不言而喻,其弊端不言而喻。整体而言,每年的课题经费拨款从未含糊过,课题成果又有多少含糊不清?或者说,我们的投资都被浪费了,关键是,投入产出比是否过低了?对课题绩效的评价要比对教师个人工作绩效的评价容易得多,但也容易做不好工作。那我就说了,不是造谣。
论文、课题是评职称的前提,评职称是正常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论文、课题出现混乱,导致高校评职称混乱,最后又造成教师个人正常工资收入与相关行业(如杂志社、课题管理部门)有无关联,“混乱”是普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掏钱买报纸还是个误会,在有关系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掏钱买报纸,不要紧,除了掏钱,报纸质量也很重要。这种“混乱”的危害当然不只是影响教师工资,更重要的是使学术领域的领先者完全失去领导地位,使社会发展陷入停滞。本文并不关注此问题。当这些乱收费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时,进一步推进高校绩效工资制又有什么作用?我仍然很不乐观。恐怕,绩效工资制度的推行,可能会使上述混乱局面有所改观。这一点,我认为,应该加以充分考虑。
本科毕业论文查重怎么查,如何找到一个免费查重论文的网站?在初稿期间选择高性价比的免费论文查重网,如查查呗论文查重免费网站在线查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中期来看,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可靠报告结果和强大算法机制的论文查重免费检测系统。最后,学校指定的知网论文查重软件必须被选为终稿论文免费查重软件。毕业论文查重首选查查呗免费论文查重软件。 百度搜索 paperccb
论文查重免费入口: https://www.paperccb.co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