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一次智力探索之旅
A Degree Thesis: An Intellectual Odyssey

论文写作中的心理状态
a)进行智力探索之旅
Odysseus是一位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是伊塞卡的国王,他参加了特洛伊战争,并设计了木马计,如果你看过《The Trojan War》,就会知道这个故事。在希腊军队攻占特洛伊城后,奥德修斯在回国途中经历了种种磨难,这一过程中他不断探索,最终战胜了困难回到了家乡。再一次强调,当你探索之后,你将回到你应该去的地方,所以我使用 Odyssey这个词。谈到写论文,我最怕的是我的学生们听到说要写论文,他们的头立刻鼓起来,他们认为“我现在就要开始苦日子了,我现在要‘咬子弹’,太难受了”。对你们来说,我说,论文是不能写的,否则就不能毕业,没有学位,学位对你们未来的事业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你们不能写,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我现在比较害怕在座的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在电大念了这么多年,即将毕业,这不过是我满师时该做的事,也算是满师汇报。果真如此的话,你的处境与写论文的要求相去甚远。论文查重免费
㈡一次精神狂欢
在这里,我想请各位高谈阔论一下,希望大家把自己写的这篇文章当作一次精神上的狂欢。能做到吗心理狂欢正如希腊神话中的酒神,酒神节到了,应该大快朵颐。想想“我有一次精神上的狂欢,不仅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好好整理一下,而且要像奥德修斯一样,回到我该去的地方,把道路勾勒出来”。还有一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意义:“这是我大学毕业时的论文,我要把它留着一辈子,虽然将来我可能会多次搬家,生活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但有一件事,它将伴随我一生,那就是这篇论文。”因此我说大家一定要有高度的思想认识,要有一种孔雀开屏的心态:“好不容易我学了这四年五年,这次我要把我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开屏给你们看。”要有这样的表达欲望,这就是高屋建瓴,而非畏缩退缩,觉得太难太难。咱们现在的同学,相对来说,不如我们当年吃得起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退缩。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我觉得拥有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是很不容易的,虽然我并不期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高屋建瓴、孔雀开屏的精神状态,但我还是希望至少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论文查重免费
第二部分论文写作的主题
这个话题很难讲,因为你不懂你自己。因此我把所有可能的题目都罗列了出来,你们不妨根据今天所讲的——其实很多都是常识——对照你们这几年来所学的内容,自己的兴趣,对照你们未来的大致发展方向选择一个题目。最近,我的一个学生从哈佛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学习语言学,她告诉我,语言学很枯燥,学起来很困难,教起来很困难,但她对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很感兴趣,她说:“我现在觉得,我当老师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把我对语言学的热情传给学生。我认为她这句话讲得很好,所以我建议学生们去听这位学长的课,看看她是如何传染的。今天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大家一些常识,然后想办法感染。但愿我写论文的感觉能在一定程度上传染给在座的同学。我觉得调整好心态之后,要选的题目要比较精当,那就是我写的文章是什么?可以写各种各样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写文化对比等。为什麽中国人见面后要问“吃没吃”,老外会说“吃了吗?”” how do you do”?吃饭是一种生存型的文化行为,一定要把肚子填饱,然后才能继续生活下去,吃饭是 survive的基本条件。与西方人相比,他们更注重进步心理,因此招呼方式就不一样了。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就能激发出许多思考。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文化差异。让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始吧。论文查重免费
二、语言学方向的选题
一、语言学综述
如今,语言学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和显学。似乎每个人都想研究语言学。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的研究也多种多样。假如你正在写语言学论文,我建议你开始写一个语言学综述。这是语言的奇迹,你说得对吗?我想,人类最奇妙的是语言,所以从古印度,古希腊就有人开始研究语言学。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都谈到了语言学。柏拉图用的分词,比如有个词,现在英文还在使用,其实是希腊文,叫做 catastrophe (灾难)。他将” catastrophe”拆开,原来” cata”是” turning (turning)”,” strophe”是” over”,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又是一场大灾难,昨天印尼失事的飞机,被称为“catastrophe”。从对词源、词义的研究入手,他着手于语言学。而到了罗马时代,则是拉丁语法、理性语法、绝对语法、唯拉丁独尊的世界。从语法上来说,拉丁人是统治了很长时间的。直到中世纪,尽管有宗教法庭存在,尽管你有被火烧掉的异端思想,但对语言的研究却从未停止过。对于儿童如何学习语言,如何学习母语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古希腊到现在,甚至是将来,一直在进行着。比如如何发展左脑?三岁至五岁儿童的左脑,特别是那些语言功能正常的神经元,会不会特别学习外语?大人呢?人类大脑的开发现在只有十分之一,将来继续开发到哪里去?对于语言学方面的综述,我觉得也可以写一篇不错的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拉丁语分裂为许多地方方言: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等。从那时起,直到19世纪,语言学家们开始有了一个历史上的对比,他们想知道这种语言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属于历史比较语言学。例如有的人研究中文和英文是否相近,结果找来找去都找不到,最后发现梵文和欧洲语系有共同点。帕特以 p开头,代表父亲, mater,以 m开头,代表母亲,发现梵文和欧洲语系一样,因此形成了印欧语系。19世纪后,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兴起。后半部分研究认为,人类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本体论,即第一性是什么,是上帝造人还是从猿进化为人;第二是认识论;第三是语言学。二十世纪以后,语言学发展成了一门显学,这是因为它所研究的事物与人的关系过于紧密。语言学对人类大脑、认知、行为、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语言学确实引出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当然,语言自身的结构是形式至上的,因此就产生了形式主义语言学。还有功能主义语言学,即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单词,都有其社会功能。例如,我说的热,就是希望你开空调,我说的渴,就是希望你给我斟水,所以一切都有它的作用。因此,语言学与人类认知有何关系?正如我刚才所说,孩子如何学习母语?成年人怎样学习一门外语?成年人怎样学好外语呢?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所以你从古印度古希腊一直到现在,来个综论,不也是一篇好论文吗?我今天所讲的内容,你当然不能仅仅当作是一篇论文。你们需要找很多很多的文献,你们必须有非常丰富的资料来说明梵语与欧洲语言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然后来又说明印欧原为一个语系,与蒙藏不同。咱们是蒙藏语系的。因为不同的语系,语系谱理论也很有意思。但不管怎样,语言学的综论只是一个大纲,然后你就可以把语言学重新划分为句法,语义,语用,现在最流行的三种分法。
2.句式
下列说句式。被称为句法吗?如何造句的语法叫做句法。syntax是一个可以写很多文章的题目。尤其是 Chomsky所说的生成转换语法,引起了语言上的巨大变革,因为他之前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习惯,而他所说的不是习惯,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语言是一个生成过程,语言的规则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规则产生无限的语料,因此称为生成转换语法。生成型转换语法以句法为主,我认为确实有许多文章可以做。谈到句法时,可谈到主、次、高、低、内、外、外、隐、显。怎样来分句呢?有些是线性的,有些是线性组合链,可以将其切分;有些可以画方框,然后进行切分;也可以用方括号的方式进行切分。因此,句法是一个根本不能完成的题目。让我来举个比如上海市申请世博会的申请书,第一句话就叫“新世纪给了我们新的希望,新的世纪激励我们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的努力”,写这句话的人一定觉得很有气派。译者把它翻译成” The new century fills us with new hopes; The new century inspires us to make a greater effort towards thewell-being of mankind.”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是从句法的角度来看,英语的句法却不是这样。用英语句法来说,在如此接近的语境里,同一主语不可能出现两次。因此,我们将其改为“The new century fills us with new hopes, inspiring us to make a new effort towards thewell-being of humankind.”(而不是 mankind, mankind带有男性色彩)。那其实是对句法的实际应用。在英语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动词,而非谓语,这与它的句法有关。因此,您可以从这些方面,从比较实用的角度,对英语句法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你的论文能得出6-7个结论,我认为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3.语义
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所以现在也很受欢迎。语义场是语义的。你经常看到这些树吗?金字塔的上端是 animal,而后面则是 mammals,即哺乳类,接着是其他爬形类,等等。下面还有另外一个哺乳类的方括号,包括人、猿。在人的下面还有另一个方括号,包括男人,女人,孩子等等。颜色也是一样的,冷色,暖色。这是一个名为“field of semantics”的语义场。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绝对意义、相对意义、能指和所指,这都是由20世纪初语言学先驱索绪尔提出的。作为一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很奇怪,他一生中没有写过很长的论文,也没有一部重要的著作,但他死后他的讲稿被弟子们搜集并出版,使他成为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代表人物。结果发现他在课堂上讲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的演讲没有任何系统性,不像今天的语言学家们一言不发的神作;他的讲稿就像我们孔夫子的《论语》,所以我把他的讲稿叫做《语言学论语》。他所说的语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象征,一是声音,当然声音也是象征。一种象征必须具有所指和能指两件事。这意味着什么?用音符表示,比如 book,用音符表示,用音符表示就可以了。是什么意思呢?看着这符号,我脑中立刻就有了150页的结实的封面,或像软封皮这样的物件,里面的东西都可以读到,读到之后也许有好处,也许有坏处,对不对?不管怎样都行。其语义表示被称为“所指”。他认为语言不过是行为方式之一而已。此后,美国的一些语言学家反对欧洲大陆语言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思维模式,而非习惯行为模式。也就是说,思想和语言是同时产生的,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欧洲大陆的语言学家们认为,人类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人类的思维,思维决定语言。美国人说:没有。而语言则影响思维。作为一个希腊人,亚里士多德会使用 mimesis, catharsis这些词,而他的逻辑范畴与他的希腊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假如亚里士多德有幸能讲中文,而亚里士多德也能讲印第安语,那么他的范畴就不像今天所见的那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又是一种思维模式,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点。为何学习外语?有人说我学习外语就是为了多挣一些钱。不,我说,学外语能打开你的新思路,新领域,因为这是一种思维模式。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有更多的舌头,更多的耳朵,更多的眼睛,而且要有更多的脑袋,“语言之光,语言之光”。在语义学中,我们讨论了这些问题。恐怕大家都觉得我的话太抽象了,再具体点吧。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语义不断地发生变化。给你举一个汉语例子。现代汉语中的“河”,现在指的是黄浦江、苏州河,但这一年不是。过去,“江”只指长江,“河”只指黄河,是特指。因此,您可以看到,在多少年后,它的含义已经推广。类似地,意思概括的例子在英语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这类词,你有兴趣的话就去查一下,在你的语料中特别注意词义概括。例如,我举 feedback为例,我现在非常希望你们的 feedback,是面带微笑啊,还是有点忧郁啊,让我看一下,是否说得更没意思,说得还行,这就是“I need your feedback.”feedback原本是电气反馈,现在我们使用更多了。在汉语中,“我们需要从听众那里得到反馈”,“超级女声,听众的反馈非常积极”,这就是概括。原来的专业,现在已经推广了。又说打斗,这次我到了郑州,知道甲骨文里也有打斗这个字。繁体字很难写,先把两个方框弄成门的样子,但这不是门,门上是关着的,这是开着的。那是开放的方框,下面左边是一个亚洲亚,右边是本秃孟癖厝桓?上身?祝你好运,给你带来好运?饲料粉?淡?边缘搅动?在1960年代, revolution在美国各地兴起。美国英语里有“黑色革命”,这是黑人的革命;有“蓝色革命”,这不是共产党的革命,这是印第安人的革命;有“蓝色革命”,这是性自由的斗争;有“绿色革命”,这是环保的斗争。因此,革命与这些激进运动有直接的关系。但从那以后,重生逐渐变得稀少,似乎成为与新产品相关的词汇。比如耐克最近推出的另一款新产品 revolutionary new line of products,就把耐克鞋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breakthrough——联系在一起。近来 revolution有了新的含义,它与东欧、苏联变色后的 velvet revolution和丝绒革命都有联系。那么重启意味着什么呢,是个好故事吗?你最好找10个这样的单词,这样你就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有趣的文章。我还觉得,“Change of meaning as is seen in ten English words”也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4.语用学
语用学,用一个最简单的词, commonsense,就是在特定的场合对特定的人说特定的话。难道没有人举过一个经典的语用例子吗?一位美国人来到中国,他要去问路,问北京的一个人。那位北京人特别喜欢英语,所以就跟他讲英语,然后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是从哪里来的?”” 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business do you have in China”?你为什么要来中国?” How old are you?”这个美国人以为碰到便衣警察了,立刻逃之夭夭,这就是语用学得不好的原因。为什么要问这么多问题呢?人家问你去天坛的路,你却不告诉他。这也是个好例子。一位即将离开北京的学生,打算卖掉他的旧家具,其中包括一台冰箱。电冰箱不怎么样,但他走了总要把自己的东西处理掉,然后找个师傅帮他搬一下。那台冰箱很不屑地瞥了一眼老师傅,说道:“这种冰箱你们还卖,你们就慢慢儿卖吧。”“你们慢慢儿卖吧。”这台用的多好啊,这台用的多好。也就是说, As far as I see it, yourice-box will not sell easily, because it’s old, because it’s worn out, and so on, and so forth.所以这就是语用教义的含义。在语用学方面可以写出许多好论文,为什么?这里面有很多文化因素,我刚才说的文化因素就是这些。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好奇呢?破锅问到底,是不是因为有人在种基因?语用中肯定有人是种基因,也有文化参数。不同文化之间也有显性与隐性的区别,有礼貌原则,有合作原则。双方对话时,必须有一条说出来或没有说出来的合作原则,否则对话就形不成。例如,我说大家今天好吗?大家都说里根死了。能否形成对话呢?那肯定不是对话的形式。因此,存在一个 cooperationprinciple。这几条原理很有趣,你可以根据这几条原理加上大量的例子,形成一篇文章,也可以多找些这类“你慢慢卖!”那个小丑毕业时写了一篇论文,其实也是学位论文,只是当时我们没有授予学位,我写的是“Peculiarities of Journalistic English”,这是英语新闻体语言的特色。在这篇文章中,我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后来成为我的经典例子,几乎每个学生我都会考它。它是一种广告词,而且广告的语用也很特殊。这则广告词的用意何在,我读给你们听,“Realistic Budget Fashions for Dignified Maturity”,“realistic”是写实的,“budget”是预算,“fashions”是服装,尤其是时尚。那你确定这个广告是做服装的服装到底卖给谁?” for dignifiedmaturity”他是怎样一个人?首先看看这件衣服是便宜还是贵?廉价。怎么看呢?这种东西完全在你的预算范围内,而且非常便宜,因为它是“realisticbudget”。但是,不要自以为是这东西是便宜的,便宜的。象许多小旅馆一样,他们从不说自己是个小旅馆。B& B (breakfast and bed),英国有许多小旅馆,实际上只提供给你一张床,然后给你吃早餐,虽然是一个家庭开的旅馆,但它自称是一个“adorable hotel”,很有家庭气息,很可爱,很亲切。同样的道理,它也不说“cheap”,而是说“realisticbudget fashions”,这本来就是在卖便宜货。向谁出售?” for dignifiedmaturity”,是针对老年人还是针对儿童?猜测一下,“mature”,成熟,所以一定是卖给了成年人,老人。哪种成年人,老人?并非一般的大人,老人,这个大人,老人一定很“dignified”。叫做“dignified”。太胖你说我这些衣服都是卖给肥胖老太婆的廉价衣服,有人会去买吗?你就慢慢地把它卖掉。但他还是用花哨的方式把它包装起来,哦,好多了,“dignified”看起来很庄重。类似地,我一头白头发,碰到了一个多年不见的外国朋友,问:“多伊卢克穆奇格雷耶尔森比尔?”难道我的白发又多了许多啊?人们会说“是的”。但他们并不说“是”,而是说“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你今天看起来更有派头。这就是中国话的意思。这就是我们的语用功能
第二部分:应用语言学专题研究
在应用语言学方面,要说得更多。第二语言的学习,如果在这里有年轻的母亲,那就更好了,最好是一个婴儿,大约一岁,从现在起,你每天都要记笔记,观察你的孩子如何慢慢地开始学习语言,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科学实验,看他如何慢慢地从“妈妈”、“爸爸”开始学习语言。二语习得中的英汉对比,就像我上次说的,我们中国同学讲英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缺少“tense consciousness”,缺少时态意识,尤其是过去式意识。怎么了由于中文中没有过去式。这些天来,我们都在谈论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关于过去的故事,学生们的第一句话说得很正确:“In the year of 1945, Japan finally surrendered.”第二句话同样正确:“On August 15 the Japanese Emperor issued his edict to order surrender to the Allies.”嗯,第三、四、五句话开始慢慢失去时态的意识。” And then the Allies decide to put up a tribunal to try all these war criminals.”盟国决定组成一个审判委员会,对这些战犯进行审判。在第三、四句的开头没有- ed。怎么了我们对过去式的认识非常糟糕。这是第二语言习得法。在二语习得里面,不妨找几个讲英语的中国人,看看哪个地方出错最多,举个例子。它会成为一篇很有实际意义的文章。同时我也想到了一种数词意识,中国人有“万”,英文中没有,用“ten thousand”表示。因此,“三十万”我们说起来很简单,用英文就能说出3千多字,“three hundredthousand”。如今竟然有许多美国人到中国来学习汉文,说起“三百千”,他自己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因此,我只能建议将来汉英词典的编者将“百千”改为一个单词。在英语中不存在“万”或“亿”。近来我发现韩语也不存在“万”这个词,所以也要用这个方法。这也是二语习得的一大障碍。当然,在其他方面也有许多问题,比如 he, she不分,因为中文里面只有“tā”音,所以潜意识,下意识很强。在下意识中,第三个人称单数是一个“他”字,所以 he, she我们不太容易区分。常常说起 she变 he,大男子主义。
教学法的研究也很有趣,教学法也许离你比较远,因为它只对老师有用,所以我就不多说了。另外还有翻译实践和理论,也绝对是个很有“油”的题目。您可以翻译一篇文章,但您必须附上一篇带有理论色彩的文章。如今,翻译是我们理论与实践脱节最严重的领域之一。一位翻译理论家说,你根本不必去搞任何单词的翻译,你可以做一个翻译理论家。另一种极端就是我这样的人。那我的观点呢?没读完的单词你不要再讨论翻译了。那麽他的论点与我的正好相反。另外,这位先生还与美国人 Eugene Nida合办了一门独立的中国翻译学课程, Eugene Nida也有翻译圣经的经验,你老兄有没有翻译过几个单词?还没看到呢这位先生提出要建立独立的翻译学,纯粹讲理论,我反对这样做。假如您对翻译感兴趣,我希望您不妨实践一下,甚至可以翻译一个较短的或几段较短的内容。举例来说,你可以翻译几封不同的信,一封是给你所爱的人,一封是给你的老师,一封是给张德明校长,一封是给你的婚礼邀请函,然后来看一下你的语用,再从语用角度谈一下翻译。这件事很有意思。比如写一封信,有时你写得很直接,” I want totell you…”,但有时并非如此,有时还说” Please be informed that…”。另外,如婚宴将于数月几号在某处举行,此译文也可能完全不同,如兹定于数月几号在某处为小女小婿或什么人举行婚宴,敬请大驾光临,这是翻译的一种方法。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风格、文体进行翻译,然后有几次体会,谈谈“解码”、“编码”、“动态对应”等理论。
而且字典。大家都用字典吧?在使用字典的过程中有体会把它写出来也是一篇不错的论文。有些人说我们的英汉字典比较好,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写一篇文章给我看。本文是评论文章,书评。英汉大词典是词典的一种,是集百科和语词于一体的大型词典。也有一些较小的字典, AdvancedLearner’s Dictionary,专为学生提供,你必须用这种字典才能找到例句。那两本字典有什么不同?字典有哪些功能?最理想的词典是什么?我理想的词典是在线的,实时的,互动的,我使用词典,同时参与编撰和修改,能轻松地找到一个好的书证例句,我可以输入。字典既有自己编写的内容,也有自己贡献的内容,对吗?因此,就是字典也能写许多不同的文章。
教科书也是。这是教材大战,尤其是大学英语,全国教材大战,为什么?由于作者都希望学生用自己的教材,这个用了几百本,一次就赚到钱,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教材虽然讲究科学方法,比如是用交际法,还是用功能法,结构法,你的 grading怎么样?如何划分您的单位?但是有一件事却没有发生,那就是我们学生缺乏情感上的感动,我称之为 affective index,不是 effective,而是 affective。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我想我们读的不一定都是英国文学,也读过很多法国文学,俄国文学。在我阅读的文章里,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万尼亚舅舅”,“拉封丹寓言”,还有“最后一课”,所有这些都让我兴奋不已。如今,一本教材读完,或者从头教到尾,都不会落泪,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教材。但愿教材里有些东西,能让人感同身受,对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益处。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情感上如此冷漠呢?有很多复旦女生在宿舍养了很多猫,养了一只宠物,这是很少花钱的表现。后来毕业了,离开了,那你也还是小资吧,这时她不小资了,她就把猫扔了,所以复旦有特多弃猫。当我在复旦校园散步时,经常会看到那些弃猫,这很奇怪,就像庞贝火山上野狗特别多。那么如何编写教科书?哪种教材最适合我?于是我就拿着各种不同的教材给老师看,老师决定从某甲教材选三本,从乙教材选两本,选我认为最能教,最油水的来上课。并且这本教材不能封死,尾端给我打开。怎么了?开机后,我再看到好的教材时就可以再加一遍,这样选出来的我才觉得是“本教师的精华教材”。人文教育必须是教学的精髓,人文教育离不开爱心教育。教科书的问题也可以写出来。
㈢文学和其他方面的论题
除文学外,还有叙事学,文体学,修辞学等。我们还懂修辞,文体,什么叫叙事学?你在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多,叫 macronarrative,就是所谓的“历史的大叙述”,它是西方翻译的。谈到叙述,你是从第一人称角度还是第三人称角度来看,各有何不同?首先是 immediacy (直接感觉)。其它许多因素都是决定因素,这一点我想不必说了。
以下是一些文学方面的内容。但愿你们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以自己读过的书为基础,不要完全从无到有,因为你们毕竟学了四年,没有必要完全从无到有地确定论文题目。比如说,有很多文学方面的东西你可以写:作品,作家,体裁,主题,风格,比较这些都可以写。
什麽是类型?意识流,垮掉的一代,混乱的一代,这就是流派。什麽叫做主题?这个词来自英文 motif,而母题似乎是一种比主题更笼统和概括的东西。在绘画,音乐,艺术上都是用来形容的。比如,你在听新世界交响乐时,你会不断地听到相同的乐曲在重复地响起,这就是音乐的母题。看看画作,某一特定色调的反复出现,无论是阴沉或明朗的色调,反复出现的是母题。离开这个世界是个大问题,流亡是个大问题,像昆德拉这样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是个非常重要的大问题。寻找,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寻找金毛的主题。Odysseus的回家,在外面游荡了10年,终于回到家,摸索了10年,回家后,把追求妻子的人都杀了, Penelope最终还是回到了他身边。近来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就是离开。许多作家来到西方,与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出的作品,都是非常感人的。有些靠作品,有些靠译文,比如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一位翻译过180多首中国古诗的朋友就是这样,完全是靠这道题走出来的。为什么他会想家?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他想到家,想到家乡,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风格上,有自传式、日记式、书信式等。这东西没多少人写,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注意。文字体,日记体,日记体中有许多著名的文献。那一年伦敦发生了火灾。伦敦大火就像最近新奥尔良发生的洪水一样,是一场大灾难, catastrophe。于是,一位名叫皮皮斯的人每天写两万多字的日记,这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观察17世纪伦敦众生相的极好资料。作者当然要多一些,比如莎士比亚,你可以写某种类型的戏剧,比如历史剧,或者他的三部罗马剧。你们也可以写莎士比亚里面的“变形”,这就是问题所在,为什么这些人总是穿女装呢?这帮人打扮得像我们的祝英台吗?非常不同。跟你说,这是文化比较,文学比较,中外比较。我曾经反对越剧演《第十二夜》,因为它的表演就像是“十八个送别”。一位祝英台在旁边挑逗,梁山伯不知所措,笨头鹅怎么没有?其结果就是演得很轻松的样子,其实《第十二夜》里的“变形”是个很沉重的母题,女孩们谁会愿意变成一个男孩呢?谁也不想这样。除非是花木兰,或者是替父从军。这也是比较。因此在文学方面,我觉得能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现在还有一部中国旅美作家的作品,叫做 diaspora,这是一部目前比较少见的作品。有时偏锋更容易讨巧,因为没有什么人是这么做的。
实际上还有很多,包括文学评论。文艺评论也可以写出许多学位论文,例如,你可以从解释学的角度,即 hermeneutics,对一部作品进行非常科学的解读。你们还可以使用现在流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所谓“西马”,是指在原来把马克思主义转向“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外的文学、哲学、认识论、语言学等多个角度上的“西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具有经院化、理论化的特征,但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学的重大命题。比方说异化,异化其实就是变形,是古时西方的变形。这一差异是很重要的,你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可能读过 Animal Farm,即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书中说猪感到被人压迫,所以猪们就起来反抗,把人赶出庄园,然后庄园改名为猪庄园。当猪成为统治者后,它变得异化,不再劳作,也不再吃那种糠菜,它要驴为它干活。于是驴也起来造反了,造反成功后就跟了猪一样,到最后还跟了人。这篇由乔治·奥威尔写的寓言体小说,确实写得很深刻,把“异化”说得淋漓尽致。如果你读了一两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再去分析一两本文学作品,那会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毕业论文。
同时,西方还有一个派别主张不进行解释,解释学是一种过于单调乏味、易于形象化、过于客观的东西,它不能将你的主体置于解释之外,你完全站在解释之外。因此,有一批悟真派强调了悟性,他们反对将大量的理论用于解读作品,反对以解释的名义,以解构的名义,将大量的理论因素(或称“挪用”)强加于作品。这背后的原因我更喜欢后者。一件你一看就喜欢的作品,有人问你,为什么喜欢?但你说不出话来接着,慢慢地说得更清楚一些。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把话说清楚一点,越说越多。但最初的感觉,第一次爱是毫无理由的,完全是缘分。也有不少人持有这种看法,不仅仅是苏珊·桑塔格一人。Susan是个新近死去的美国人,她只强调悟性,强调 erotics,感觉官能,而非意识形态分析。
以及对女性主义的批判。在中国,还没有人用女性主义的观点来批评《红楼梦》,至少我没见过。从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如果你能写出一篇英文“An Initial Attempt/A Crude Attempt at Analyzing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from a Feministic Point of View”,可以说是一部开创性的作品。好吧,这个话题太大了!这意味着,文学评论其实也是一个很富饶的领域,从这里,你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文章。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体学,修辞学,文学,文学评论等方面的内容,其实都是常识,我把这些常识摆在你们面前,然后请你们根据自己的学养,自己的兴趣,在某一方面去找。
论文写作的几个步骤
㈠文献检索
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明写论文的步骤。本人认为最重要的一步是做好文献检索。例如,用女性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红楼梦》,那么你至少得 google两样东西,一件是《红楼梦》,一件是《女性主义》。这一检索工作非常重要。有人对此做了很好的准备,图书馆借阅、复印或自己购置了不少图书资料,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文献库,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仓里有粮,心不慌”。文献学研究必须做到体贴、细致、系统,这是做到规范性的第一条。不是我拿起笔就能写出论文的。资料检索工作十分重要。就我这个年纪而言,虽然我肚子里有那么多好东西,但是如果有人叫我写作家,虽然他让我写,但是我肚子里不会有好东西,我确定我会先检索,然后再看看他的 homepage。不仅看,看的过程中,要摘录很多内容,我还看了人家骂他的话。假如他在主页上发布了很多文章,就得看别人如何评价他了。例如,一个8岁的孩子说:“我从今年开始看你的书,我觉得你的书怎么样了,这是一个重要信息:这个作家原来已经有8岁的孩子了。”这东西你们不去找回肯定不知道,所以似乎以为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其实里面隐藏了许多关系。因此做文献检索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耐心耐心,尽情享受。假使我一天能发现三四条有趣的消息,那就太好了。因此,这份文献检索工作的时间长短,也许不亚于你的成文时间。
㈡撰写论文
论文的撰写应注重专业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创新性。这篇文章的规范我就不仔细讲了,这其实是一个最低要求。至于专业与权威,我想提一个观点,社会科学文献的半衰期。据国外统计,现在这种半衰期越来越短。在过去的5年里,在拥有信息高速公路后的6个月。这就是说,在6个月后,你对这位作家的所有认识可能都已经过时了,你所要说的东西已经被别人说过了,你必须再次进行文献检索。这里也只是国外的一个小插曲,仅供参考。但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些东西的半衰期,或者说是老化过程的加速。因此你们写论文时,要规范、专业、权威,三性兼备,头脑里总要有一个创新。这种创新有时是视角的创新,而视角的创新,是你提出的观点别人没说过,是你自己独特的;还有一些是材料的创新,比如莎士比亚的剧本,这种材料没人用过,我先用的,这也是创新。因此,考虑到权威、专业、规范同时,都要把两个字放在头脑中,那就是创新。
㈢论文的注释
这篇文章需要详尽的说明。有理由的话要说。在西方人的习惯中,引用一条引文只需引用10个字以上,就必须写出注释。有时候,我们中国同学也会变得不认真,有些同学现在的一大技能就是 downloading。大家一起大笑!这会不会有点自责呢?因此,请注意,10个字以上的注解都是真实可靠的。养成这种习惯,对你将来从事学术工作非常重要,这就是“诚信第一”。材料要翔实,结论要以材料为基础,写作要像论文一样,不能写杂文,不能写小品,这些都是要求。但最重要的是,要诚实可靠,千万别下载抄袭!
第四,苦中作乐的精神
在结尾的一句话是“苦中作乐”,我看你们大多数人都觉得写论文很苦。很苦,我告诉你,今年八月我过得很苦。一、复旦大学出版社准备举办百年校庆,说是要我出一本《莎士比亚十讲》,我凑来凑去凑了九本。那麽,那麽也不是还得写文章,这篇还得写。同时,又来了一位老朋友,正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位翻译了180首古诗文的朋友,要我写一篇序,然后又来了一位朋友,他说,我们要出一部7部皇室巨著,需要一个总序,他说,这个美国作家你以前写过文章介绍过的,所以要你写一篇总序。事情就这样一件件地发生,一件件地处理着过去的事情。这是从苦中得来的。苦中作乐,我觉得更多的意思是学习知识。我常跟人说,一个人读书一定要达到自虐的程度,这一点我已经多次体会过了。这就好像我今天早上要早起讲课一样,当然昨天我是早早睡的,吃了一颗安眠药就早早睡了。以前上学的时候,晚上要是碰巧拿到一本好看的书,怎么办?你得告诉你自己,我看到12点了。其结果看12点还没结束,就又延长了1小时,到次日一点。所以一点也没有,直到2点。假如两点钟不睡觉,也许明天就会倒在讲台上。那是自虐吧?生理学上说是自虐!阅读必须做到这一点。不知你们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凡事都要有这样的水准,唱超级女声也有这样的水准,玩视频游戏到这样的程度我也是如此。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要重新投入,想要放弃,不能浅尝辄止。就算是你看不懂书,但你是认真的,你确实是全神贯注,确实是无法自拔,我也很佩服你。不过我的兴趣还是看书。我还带了几个学生,他们都非常喜欢读书,后来我们一起读了一本名为“Another book tickedoff.”的书。当我在打手机短信时,我心里想着我们真的像那些吝啬鬼那样在那里数钱。吝啬鬼在数钱,我今天两百万,明天两百二十万,后天三百万,他在记帐,他在收帐,我们在记帐,我们在做灵异旅行。这很有趣,不过我们算的账跟他算的财富账不一样,这就是苦中作乐。就我所说的这种音乐的规模来说,很难确定,因为这种音乐不会成为金钱,豪宅或者 BMW汽车。但愿你们还能尝试一下灵性的乐趣。如今,外书店里有许多英文书籍,而市中心又有一家新的英文书店,所以,我希望你们使用这些书。假设你先写一篇论文,然后在日记里写,某一年某一天,鄙人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破土动工,我就开始搜索 google上的问题。之后,您就可以将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管理工具,以后把它作为你学位论文的附件陪伴你一生也是很有意义的。过一会儿你就可以开宝马了,但是第二张纸就不能写了,它将伴随你一辈子。在这种意义上,它是否有一点神圣呢?但愿你能有一点神圣感,因为这就是你的奥迪赛,它是一款智力游戏。
本科毕业论文查重怎么查,如何找到一个免费查重论文的网站?在初稿期间选择高性价比的免费论文查重网,如查查呗论文查重免费网站在线查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中期来看,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可靠报告结果和强大算法机制的论文查重免费检测系统。最后,学校指定的知网论文查重软件必须被选为终稿论文免费查重软件。毕业论文查重首选查查呗免费论文查重软件。 百度搜索 paperccb
论文查重免费入口: https://www.paperccb.co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