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查重-硕博硕士阶段如何全面提升
当你已经进入硕博阶段,祝贺你,一扇崭新的大门正为你打开。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既不应该成为逃避工作压力的避风港,也不应该成为注定要成功的道路。
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并为进入社会和未来做好准备,除了那些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外,如学好英语,努力写作等等,你一定不能忽视以下五个方面。
大量阅读。
科研本身就是在积累与传承中进行创新的过程,因此在进入硕博阶段时,抽出大量时间阅读非常重要。在阅读学术文献的同时,也要阅读已出版的配套书籍;在阅读中文文章的同时,也要阅读最新的外国文献。分析前人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挖掘当前研究的热点难点,是最基本的科研程序。每个人都说科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首先,你得足够努力才能爬到巨人的肩膀上。
思考归纳能力
进入硕博阶段,科研过程想必你已了然于胸。实际上,在紧张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为了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常常花费大量时间查阅文献,进行实践操作,找出时间思考是很困难的。但一味地赶路不仅会错过路边风景,还很容易使你迷失方向。科研尤其如此。做科研日志,除记录数据外,还要记录所遇到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或者当天的体会。这样,你的科研工作就可以在总结性思考中正确地前进。
坚持抓落实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科学精神的最重要体现。迈入硕博阶段,必须遵循这样的行为规范,绝非轻而易举地放弃,一败涂地。做科研要有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自尊和骨气。此外,在科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如科研计划被打乱、实验操作失误、不良记录数据等。因此,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主动主动克服困难,也是您在硕博阶段要重点培养的。
强化个人修养
硕士生的学位证书能够证明你的学术和研究能力。但这并不与个人素养直接相关。否则那些“叫兽”、“砖家”之流,以及频繁爆出的学术不端、科研失范行为,又从何而来?因此自觉提高个人修养,待人彬彬有礼,诚实守信,同样应在硕博阶段加以重视。现在的科学研究侧重于比成绩多多少、比论文多多少、比职称高多少,而往往忽视了对人的要求和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当前科研教育不足的体现。
社交技巧训练
硕士生由于科研任务重,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交流群体也多为实验室同行。但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如果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被淘汰在所难免。如果毕业以后不想因不能融入社会而不知所措,一定要在硕博期间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交流,比如学术会议等,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足以改变“高智商,低情商”的固有印象。